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
喜樂之愛~林玉嫦 蘇榮耀
民國四十至六十年代,是台灣小兒麻痺的盛行期,當時在貧瘠的彰化二林鄉下,有著一段充滿喜樂與真愛的奮鬥故事...西元1960年,瑪喜樂女士隨著醫療團來到台灣,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服務,後來在二林鄉下看見有許多小兒麻痺的孩子在地上爬行,心生憐惜,因而決定投身於此;直到1970年,「彰化縣立基督教喜樂保育院」正式成立,展開了她長達近40年為小兒麻痺兒童醫療、照護及教育的感人故事。自幼在喜樂保育院長大的林玉嫦與蘇榮耀,儘管兩夫婦行動皆不方便,但他們卻從不曾向命運與環境低頭;擁有正面積極人生觀的林玉嫦與蘇榮耀,非但不會因為身體的侷限而感到自怨自艾,甚至奉獻自己,成為許多弱勢孩童的幫助,活出屬於他們的自信、健康與喜樂。喜樂保育院在喜樂阿嬤投注畢生心力與時間下,讓小兒麻痺的孩子們個個順利完成學業,且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。走過40年的歲月,喜樂的變化也相當驚人,從早期的紅磚矮房,演變成現代化的完善社區,從最早只有一棟教學大樓和16位小兒麻痺院童,到現在分為喜樂本院及萬合分院;民國80年轉型後,更改為提供身心障礙者的服務,對象囊括兒童、成人到老人,以家庭式收容教養,透過各項課程規劃及職能訓練方式,啟發院生潛在能力,協助他們達成終生學習與獨立自主的目標。彰化基督教喜樂保育院,確信靠著上帝加給的力量凡事都能做的信仰,秉持著愛心、信心,以及永不放棄的理念,使社會福利真正落實於弱勢群體,開創喜樂的人生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